专访 | 聚焦“画屏”:高规格学术展览背后的苏博经验
2019年9月6日,由著名美术史家、策展人巫鸿策划的学术研究展览——“画屏:传统与未来”在苏州博物馆(以下简称“苏博”)开幕,推出当天便引发观展热潮(相关链接:画屏:建构全新展览模式,为观众带来一场古今之间的对话)。而早在今年五月份,苏博推出下半年展览计划时,此次展览便已经引起来自行业内外的巨大关注。如今,展览开幕虽已有一月之久,但讨论度依然不减,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达到800余万。
为此,弘博网特别采访了参与此次展览及教育活动策划的苏博副馆长钱兆悦、保管部许洁、宣教部主任李喆以及展览部主任杨艺,分享此次展览策划背后的苏博经验。
据钱兆悦副馆长介绍,作为此次展览策展人,巫鸿教授对“画屏”这一主题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并出版学术著作《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以下简称《重屏》)。在巫鸿教授的研究中,画屏具有“三位一体”的特性,既是中国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绘画形式,又是可供近距离欣赏的、以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还是协助建构室内外空间的建筑构建。而这种多重的角色,也使其打破绘画、建筑及器物在美术史研究和艺术展览中长期以来各成一统的局面,为艺术史研究与展示提供了崭新、独特的视角。
《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
自上个世纪《重屏》一书出版以来,学术界对于画屏的研究多有讨论,但以此为主题的博物馆展览却极为少见。与此同时,苏博则一直致力于深挖博物馆、藏品、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实现展览主题的拓宽与展陈模式的突破。因此,在与巫鸿教授进行多次沟通后,苏博最终确定以“画屏”为主题策划原创展览,实现对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首次大型展示。
提及巫鸿教授与苏博合作的原因,钱兆悦表示,苏州素来以园林典雅闻名天下,汇聚众多深浸民族文化底蕴的古典园林,而其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的空间结构更是与屏风不无关系。而这种含蓄委婉的空间美学也同样延续至今日的苏州,比如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博,其建筑本身犹如一个巨大的屏风,让前来参观的巫鸿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最终促成了此次展览的落地。“巫鸿教授曾在展览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苏州的特色与本次展览的个性十分吻合,无疑是举办‘画屏’这一展览最为理想的场所。”钱兆悦说道。
苏州博物馆
基于原有的学术研究,苏博在此次展览还创新性地融入当代艺术作品,邀请9位当代艺术家以“画屏”为灵感及视觉资源进行艺术创造,并将其与古代经典作品并置于同一展览空间,建构古今艺术之间的对话,展示“画屏”这一艺术形式潜藏在中国文化底蕴与中国艺术家深层思维中的持续生命力。对此,钱兆悦表示,巫鸿教授这一全新的展览模式也同样反映了苏博在学术研究目标上的坚持——不只关注古代艺术,同样关注当下与未来的艺术发展,以为观众呈现更为完整的艺术史脉络,弥补公众对当代艺术的“断层”,激发未来的无限可能。
此次“画屏:传统与未来”集结了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9位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以及国内外18家博物馆所藏艺术精品,从规模、体量而言,都无疑是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研究展览。那么,苏博又如何与策展人、各博物馆以及艺术家进行沟通合作?
对此,钱兆悦表示,苏博的策展人制度,在策展研究方面除了鼓励馆内员工参与甚至全面负责展览筹划外,也致力邀请业界专业人士的支持,参与展览策划、组织以及实施工作,此次与巫鸿教授的合作便是对这一制度的进一步探索。
保管部许洁介绍,为了呈现更好的展览效果,本次展览历经三年前期筹划,并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与巫鸿教授就展览大纲、展出文物等展览内容进行沟通,以实现学术研究向展览展示的转化。许洁表示,展览的策划过程如同电影剧本创作一般,每一次的沟通交流、每一次的资料整理都为策展团队带来更多新的想法,使展览不拘泥于单纯的器物展或书画展,而是以多维角度去阐释“画屏”的多重身份,展现其在权力、礼仪、情感方面的多重意义,最终实现这一场颇具实验性与创新性的展览
展览现场
由于馆藏有限,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主题,苏博也积极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进行借展沟通,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国内博物馆,以及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50余件古代艺术品,涵盖书画、器物、墓室壁画,其中既有《合乐图》《重屏会棋图》《临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重量级展品,也有诸如清剔红宝座等平时不为观众所常见的藏品,诠释了画屏的多重功能。“我们挑选文物的标准,并非在于其等级的高低,而在于其本身所传递的文化价值是否与展览主题相契合。”许洁说道。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 《临韩熙载夜宴图》(明唐寅)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重屏会棋图》(传五代周文矩)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清剔红宝座”与“清乾隆剔红围屏”
除了大量精美的古代艺术品,此次展览还展出了9位当代艺术家的17件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的选择,展览部主任杨艺表示,苏博在策划当代艺术展初始,便对艺术家的选择有着自身的考量。首先,艺术家在业内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代表中国现当代艺术成就,反映中国现当代艺术特点;再者,其作品需要与苏州本地文化或展览主题相吻合,形成大师间的对话。在这样的标准下,此次展览最终选择了徐冰、尚扬、施慧、宋冬、徐累、夏小万、展望、泰祥洲、杨福东这9位艺术家。一方面,他们在当代艺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声望,其中部分艺术家更是与苏博有着多次合作;另一方面,巫鸿教授与9位艺术家相识多年,深谙他们作品中对于画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延续,比如夏小万对“平面”的运用,施慧作品中出现的屏风元素等。
夏小万《宋山水长卷》
施慧 《本草纲目·2》
与此同时,杨艺介绍,为了展现当代艺术对“画屏”这一主题的多元化理解,本次展览所选择参展的艺术家,其作品大多并非传统绘画,更涉及雕塑、装置、影像等艺术表现形式,如徐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展望通过不锈钢雕塑传达理念,杨福东则聚焦影像艺术展开叙事……
徐冰 《背后的故事:仿大痴山水图》
(左右图分别为作品的正反面)
杨福东 《善恶的彼岸 第一章》
为了配合古代部分以及追求更好的展览效果,在与苏博进行沟通后,9位艺术家更是专程来到苏博,对现场环境进行考察,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重新创作了一系列以“画屏”为灵感和视觉资源的艺术作品。如徐冰利用干树枝、棉绒、纸条和塑料袋,采用屏风的空间结构,在半透明屏面透射出故宫博物院藏《仿大痴山水图》,实现真实与幻象的转换;徐累则以《韩熙载夜宴图》《重屏会棋图》为灵感,在其原作品《世界的床》基础上,创作了《重屏会》;展望参考苏州园林中的花窗形式,在实际考量苏博的展厅面积与承重后,利用不锈钢雕塑,创作了《三个对窗》;宋冬则在其作品《水庙》的基础上,根据展览场地创作了《水屏》,收集108件苏州当地居民的生活用品作为盛水工具,邀请观众在水屏上进行书写……
徐累《重屏会》
展望 《三个对窗》
宋冬《水屏》
“由于展出作品都是重新创作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对展览场地及条件有所考量,也使得作品在实际布展时避免了与展厅不相匹配的问题,使布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杨艺说道。
由于此次展品众多、体量庞大,苏博动用了本馆与忠王府全部临展厅及主要空间,旨在为观众带来一场完整的画屏之旅。但鉴于贝聿铭先生追求灵活能动的设计初衷,苏博的展厅较其他博物馆相对分散,这样的展陈空间无疑为展览的整体设计与实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许洁表示,策展团队在展览动线上也通过说明牌、海报以及宣传册等方式为观众进行指引。例如,当观众进入苏博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艺术装置《背后的故事:仿大痴山水图》,而配套的说明牌与宣传册则详细介绍了正在展出的“画屏:传统与传统”,激发观众进一步的探索欲望;在忠王府楠木厅,策展团队也通过海报悬挂等方式,提醒观众展览的进一步延伸……
纵然分散的展厅对展览设计提出了挑战,但也同样营造出犹如苏州园林般移步易景、曲径通幽的观览趣味。“正如参观园林从未具有固定的游线,亦如屏风往往邀请它的观者去寻觅其上和背后的惊喜,本次展览也并未设计一条既定的参观路线,我们希望观众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古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之间,寻找关于屏风的一切答案,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时空对话。”许洁说道。
楠木厅的“画屏”海报
在对展厅进行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建构对话,苏博积极拓展线上展示手段,精心打造了“重屏”数字美育平台,旨在通过“科技×创意”为观众提供深度展教一体化服务,实现展览空间的进一步延伸。
线下数字美育平台
“掌上画屏”数字美育平台
此次展览是以“屏风”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展览,而这一定位也使得展览在内容与诠释方面极具专业性与学术性,无疑加大了普通观众的理解难度。为了让更多观众更好地欣赏“画屏”这一艺术形式、理解其背后的多元意义,苏博不仅提供现场免费讲解和语音导览,还围绕展览与《重屏》一书,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不同观众的教育活动。
宣教部主任李喆介绍,此次“画屏”特展中,书画展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书画作为苏博馆藏的亮点,一直为苏博所重视利用,并推出了众多精品书画展,如“吴门四家”、“清代苏州藏家”等系列展览,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也为苏博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为了满足这一观众群体的文化需求,社教团队围绕此次展览推出了系列学术讲座与培训课程,对展览展开更为专业、深入的解读。
在以“画屏”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活动中,苏博邀请六位学者及艺术家,就画屏的世界为观众进行深入的介绍。其中,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巫鸿教授为观众诠释了展览背后的核心思想,以及这一古老艺术传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持续生命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小峰聚焦于唐寅作品中的屏风图像,阐述屏风在明代的艺术与消费中的地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关注墓葬壁画中不同类型的屏风,解读其中的文化价值;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志辉从仇英《摹宋人画册》着眼,探讨屏风作为家具的历史沿革;艺术家徐累以自身艺术创作为出发点,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对于“画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延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朋川则进一步阐述了屏风画与卷轴画的关系。
巫鸿教授讲座现场
与此同时,苏博也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展开合作,首次推出面向博物馆观众的“中国书画鉴赏课程”,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一次理论、系统的学习机会。李喆介绍,这套课程根据专业院校的授课体系进行设计,在近三个月的时间内,授课老师不仅会对文人士大夫的艺术生活和书画历史进行解读,也会对现当代的水墨艺术进行阐释,带领学员了解书画创作的技法并亲身实践,让书画爱好者更懂书画,学会观赏和品评书画作品。
苏博推出的“中国书画鉴赏课程”
李喆表示,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基础,《重屏》一书中对屏风的空间与边界、透视与折射、图像与隐喻进行了大量讨论。为了让观众更为直观地感受画屏的空间结构,苏博联合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国内博物馆首款书画文物主题立体图书——《奇妙的屏中世界》。本书选取了“屏风入画”单元所展的六件经典文物,分别为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帝便服像》《重屏会棋图》《弘历是一是二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临韩熙载夜宴图》、上海博物馆藏《十八学士图》以及南京博物院藏《李端端图》,并围绕巫鸿《重屏》一书中的解读,将原本二维图像转变为三维空间,为读者解构屏风与画作的交互关系,讲述屏风背后的历史故事,还原真正的重屏世界。
《奇妙的屏中世界》
与此同时,苏博还配合推出了两场 “立体书制作体验活动”,分别面向6岁至10岁的亲子家庭,以及10岁以上的青少年与成人观众。李喆介绍,本次体验活动特别邀请《奇妙的屏中世界》一书的设计师,就立体书的制作理念与技巧进行分享与指导,让参与者自己动手营造一个立体空间,既有助于理解画屏的空间世界,也可以习得新的制作技巧。
自古以来,自然山水就是士大夫们心灵的港湾。当仕途失意时,他们往往便寄情于山水,以寻求精神净化的高土。而私家园林则为他们于闹市间提供了享受自由和宁静的空间,也为士大夫的文人雅集提供了最好的场所。因此,这些园林之景也常常被描绘于屏风之上。
而身处“中国园林之城”的苏博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为了让观众在观展后更为实际地感受这一份文人雅趣,苏博特别策划了“苏州园林里的屏风”研学活动,邀请相关专家担任学术领队,带领观众走出博物馆,走进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真切感受“画屏的世界”。据李喆介绍,之所以选择留园,不仅因为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园内建筑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更在于其遍布园中的各类座屏、台屏、砚屏、屏门以及镇园三宝之一的“雨过天晴”大理石屏风,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屏风的雅致世界。“此次研学活动由展览讲解与留园参观两部分组成,在网络平台上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支持,20个名额立即预约报满。”李喆说道。
“苏州园林里的屏风”研学活动
除了研学活动外,苏博还积极走进学校,并计划与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开展课程合作。据李喆介绍,该小学设有国画特色课程,培养了一群小小国画爱好者。因此,苏博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为孩子们讲述《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画面结构以及屏风元素的运用,鼓励他们创作一幅描绘自己日常生活的长卷,并最终呈现在苏博展厅,让孩子在理解传统书画的同时,展现今天的美好生活。
“童心墨彩 画屏古今”青少年书画长卷创作活动
结语
为举办此次展览,苏博调动多方力量,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及学术机构,将 “画屏”这一艺术形式系统地介绍给观众,以揭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此次展览不仅拓宽了博物馆展览题材的广度,也加强了博物馆之间研究人员和藏品的交流互享,更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弥补了博物馆自身在某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短板。
与此同时,展览模式的创新,也突显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责任,为艺术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正如馆长陈瑞近在开幕式上所言:“如何将之转化成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如何将之与未来的艺术创作产生链接,立足当下,回顾传统,面向未来,是本次展览探索的方向。”
部分图文来自苏州博物馆
编辑:大侦探
建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获赠珍贵资料和文物,20日起对公众开放
进展|重庆大学:博物馆闭馆,成立工作组核查“馆藏系赝品”事件
关强:博物馆是传承发展古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今天!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99.1%的网民被手机吸引,你的博物馆APP贡献多少吸引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